智慧社區

返回列表

“智慧社區”綜合服務信息平臺作為江門市建設“幸福僑都”的一個抓手和基層服務落腳點,是市委抓基層黨建常委項目,是市委、市政府為群眾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務的一個重要載體和綜合服務平臺,它依托覆蓋的村(居)基層公共服務站,統一平臺,統籌資源,統合力量,采取“三社”聯動(社區、社會組織、社工),“三建”齊動(黨建、社建、群建),“三工”互動(黨員義工、社工、義工)來推動“百姓需求、百姓希望”的基層綜合服務工作。

目前村(社區)管理服務存在四個主要問題:1)承接的管理服務多;2)考核創建評比多;3)臺賬報表多;4)電子辦公平臺多,各個社區使用電子辦公平臺的數量不一。為了有效緩解上述問題,提升基層各項社會服務和公共服務職能,智慧社區綜合服務信息平臺的建設變得尤為迫切和重要。

定位:

“智慧社區”平臺強調以建設統一服務平臺為核心,為公眾提供公共服務、社會化服務及便民服務、為特殊群體提供服務:養老、助殘、扶貧及優撫等,為基層服務人員減負。解決服務基層“最后一公里”的服務,緊緊圍繞基層群眾所需所盼,統合各方服務資源,整合各方工作力量,為基層群眾辦實事好事。

設計原則:

(1)一體化設計:我們注重系統的關聯性,避免設計階段產生信息孤島。該系統進行一體化設計,使各子系統功能協調、共享信息、運行流暢,支持用戶整體工作效能的提高,功能與“邑門式”信息系統、相關部門公共服務系統,以及政務大數據高度融合,以形成統一的信息資源庫和相關應用系統在內的信息資源共建共享體系,以保持共享信息資源鮮活性和使用價值。

(2)技術成熟、架構先進:本方案采用業界先進的J2EE技術架構作為整體方案的技術框架,采用基于組件和面向服務的架構,全面支持Web Service、XML、JMX等技術,提供開放的擴展應用接口,可根據業務需要靈活擴展,支持多種平臺與運行環境,確保系統的擴張能力,開放性和可移植性。

(3)可靠、實用、易用:除在技術架構、系統設計和技術支持都采用成熟的技術框架外,增強系統穩定性外,通過敏捷開發,以用戶的需求進化為核心,采用迭代、循序漸進的方法進行軟件開發,進行個性化定制,使界面直觀明了,用戶體驗良好,易于操作。

(4)安全、保密:設計上充分考慮功能安全、數據安全、網絡安全、涉密數據的加密處理,并提供事后監督審查機制,遵循有關國家電子政務信息安全保障體系要求,按照國家法規實施安全等級保護,加強系統信息安全管理。

(5)標準化設計:遵循標準化與組件化原則,支持XML標準和Web服務等事務處理技術。采用先進的組件化思想,減少各模塊間的關聯性,剝離業務屬性,抽取功能屬性,將耦合度降為最低,形成可獨立存在的組件。

總體功能:

系統可以分為后臺管理及前端服務兩大部分構成;

1、前端服務:可以分為pc網站、自助終端及移動app;

2、后臺管理主要分為:綜合服務管理子系統、社村居事務管理子系統、家園建設管理子系統、駐點管理子系統、網站管理子系統及系統管理子系統;

(1)綜合服務管理子系統包括:咨詢服務、 公共服務、 特殊人群、 扶貧服務、專題服務、長者服務、殘疾人服務、婦女兒童服務、心理健康、青少年服務、優撫服務。

(2)社村居事務管理子系統包括:常態工作、事件處理、、 義工活動、 社工活動、 臺帳管理和分析考評。

(3)家園建設管理子系統包括:人口信息、 住戶信息、 特情信息、 網格地理、 資產管理、服務事項、資源管理、人員管理、 社區網站。

(4)駐點管理子系統包括:駐點團隊、 問題臺賬、 駐點日志和駐點考核。

根據權限和角色的不同而有區別,具體區別如下:

(1. 公眾市民:各功能項以查詢為主,登錄后可以看到自己辦理的記錄及公共服務事項的申請等。

(2. 各基層工作人員:根據角色的分配查看和辦理對應的事務及內容。


功能優勢:

  • 統一平臺: 建設統一的“智慧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實現“村居”全覆蓋;建設統一社區公共服務綜合信息平臺,實現與基層政務、民政、社保、公安、衛計等政務系統互通,與黨群、社工信息平臺關聯,與互聯網+基層群眾服務平臺互動。
  • 統合服務: 平臺統一整合各方資源,實現“8+X”服務
  • 整合力量:以黨建、群建、社建為抓手,形成“三社”(社區、社組、社工)聯動、“三建(黨建、社建、群建)齊動、“三工”(黨員義工、社工、義工)互動。